第四站丨东河坝的日与夜,最质朴的韶关生活
前言
香港有一部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
反映了元朗片区港人最真实的生活;
在韶关,东河坝的日与夜,
也许也是韶关生活最真的写照。
曾几何时,
一位开车几十年的老司机告诉我,
韶城里算得上真正“老韶关”的,
除了市区半岛,就数东河这边了。
东河
韶关人口中常说的“东河坝”,
其实就是指浈江的东岸。
几十年前,韶关为了扩大城市建设与发展。
最先开发的地方,便是现在的东河。
路口
沿着南韶路不远,来到一个三叉路口。
东河的几条主干道,在这里分道扬镳了。
路口的那几棵大榕树,好比一把绿色的大伞,
附近的老人家很喜欢在“大伞”下娱乐,
下棋、打牌、聊天,过着悠闲的晚年生活。
这里属于铁路片区的一部分,
铁路医院应该是东河片区最大的医院了。
路
启明路,
东河主干道之一,
同时也是韶关市区的内环线。
启明市场是东河片区最大的市场,
同时也是启明路的一个标志。
回忆起小的时候,
第一次看见启明市场,感觉很新奇,很艺术。
市场外观充满了各种艺术的三角形,在当时并不多见。
浈江路,
这里是东河片区最早的主干道,
至今依然车水马龙。
小时候给我的印象,沿河一排高楼,
河边是东河路,楼房后面是浈江路。
东河桥下的浈江路,这里有很多小档,
犹记得儿时曾在桥下吃过的芝麻糊。
桥
风采桥,
韶关人习惯称其“东河桥”。
该桥于1979年建成通车,是当时继曲江桥后,
又一条通往东河片区的公路桥。
听老一辈的人说,
以前人们来往市区与东河之间,
只有一条东河浮桥。随着东河桥的落成,
浮桥已经退出历史,不复存在了。
当地人说的鹅坑桥,
就是这条京广铁路桥。
大概是因为以前这里有个水坑,
旁边有农家养鹅,所以才叫这个名字吧~
桥下这条公路,
曾经是通往始兴、南雄的必经之路。
启明北路的尽头是帽峰大桥,
是市区目前最年轻的公路桥。
远眺江中,你会发现,
有几座桥墩立在浈江中,
那是最早的京广铁路桥墩。
京广铁路老桥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
当时它还有个别名:“折龙桥”,
据说是为了纪念卢太傅斩龙的事迹。
80年代,由于京广线进行电气双线化改造,
于是在老桥旁边修建了新的铁路大桥。
老桥虽然退出了历史,只剩下几座桥墩,
但它却见证了韶关铁路的发展。
莱斯大酒店
继续沿着启明路北上,
你会经过一个五星级大酒店——莱斯大酒店
莱斯大酒店于2005年开业,
是韶关地区第一家五星级酒店。
犹记得开业不久,不少市民来这里叹“高级早茶”。
启明健身广场
莱斯大酒店附近,是东河片区最大的健身广场。
这里也是第十三中学的体育场,
下午放学,
篮球场上尽是学生们挥洒体育激情的身影。
另一旁的乒乓球场,
不少市民在这里比试球技,
不亦乐乎。
教堂
过了帽峰大桥,这里便是良村一带,
你会眺望到一座蓝色的异国风情建筑,
那是韶关基督教东堤堂。
基督教传入韶关的历史,
最早记载在清朝末年……
目前韶关的教堂有好几个,
但个人觉得,眼前这座教堂,
似乎有一种说不出口的特殊美。
北伐纪念馆
基督教堂的不远处,
又是一座带有西洋风的建筑,北伐战争纪念馆。
这里不仅收藏了关于北伐战争时期的文物和图片,
而且还有一些老韶关的照片。
中山公园是北伐誓师之地,
这里则是北伐战争的见证地。
东河,留给我很多小时候的记忆。
一边是繁忙的京广铁路,
一边是奔流不息的浈江,
一条东河桥改变了昔日的东河坝,
高楼林立从无到有。
回忆里想起模糊的小时候,云朵漂浮在韶城的天空。那时的父母牵着我的手,带我走过韶城的每一条街,穿过每一条巷,路过每一座桥,每一个角落,以及那些残存的老屋,讲着属于它们的故事。
下一站:我们相约百年东街
文字|大侠之路
图片|大侠之路、粤北之家